737前起落架镜面到底的原因分析

737NG机型前起落架到底故障,在寒冷并且高湿的天气条件下,是一个常见故障,故障的发生和737NG前起落架在设计上的两个特性相关,一方面是前起落架的动封严的自润滑设计,使起落架上下移动中会有油析出润滑镜面,给外部湿空气和内部沉水进入带来了客观上的条件。一方面是前起落架收起后向上的锐角的角度,使气体出现在靠近起落架底部,给内部氮气渗漏带来了直接的影响。因而预防起落架镜面到底,主要防的就是湿冷气体的进入和有效去除该处的结冰。但经过验证最有效的还是将备用封严放置到主用动封严的位置,因为能刮得更干净,有效去除结冰。

我司执管机队航后地点中,会存在严寒高湿的天气条件有两个,哈尔滨和乌鲁木齐。针对此,管控措施包括:
1,使用特氟龙材料的备用封严放在主用封严位置。乌航已经采用,两年一换,效果明显,今年冬天无前起镜面到底案例。福航由于飞机航后不固定,客户未采用。
2,寒冷天气补充工卡,在乌鲁木齐和哈尔滨两地,使用加温毯或加温车对前起落架加温,防止结冰。能一定程度上预防并缓解,但不能根除。
3,梳理从哈尔滨出港的目的地,对于偏远外站配备充气设备,作为快速处理方案。综合航站和设备数量,经梳理已经配备海拉尔,赣州,井冈山。
4,在《冬季运行指导材料》中,已写入该问题,对原理分析、处置办法等做了说明。

737NG机队起飞构型警告白皮书

起飞构型警告,是737NG设计原因带来的,S651电门式的设计,其实在大多数机上系统来看都不可靠,比如起落架手柄,比如电子油门组件。因为触点式的电门,无论怎么设计都存在触点污染、氧化、间隙变化的问题。所以在737MAX的设计里,这一电门被拿掉了。机队中早期S651电门容易出现裂纹等损伤,是间隙调整和接线整理不当导致的,是电门始终存在预应力。后来采用了定期调节的方式,实际电门的故障率已经下降到相当低的一个位置,主要还是受起飞前未有效放到位的影响。为此,着手开发实时监控和机上打印系统,提醒机组手柄到位情况,并可以借助数据得到系统校装是否存在问题的预警。

白皮书主要从机队故障数据、系统原理,S651和机械机构的失效模式和故障原因分类,不同类别故障的趋势分析、管控措施效果和提升方案几个方面来展开。

因以下可靠性调查类,机队数据涉及公司商密,请使用公司主管以上人员邮箱,向HNATJSTD@HNAIR.COM索取。

EMDP工程调查报告

机队中有两种构型的EMDP,PARKER和EATON,其中PARKER从-9到-10改进为陶瓷轴承,被认为是很失败的一种改进,后来被迫从-10升级到-11,回到了金属轴承的道路,并扩大了轴承的供油量,机队中主要失效的也还是-10构型的EMDP。而EATON的泵主要是在早期选型的时候进入机队的,整体由于量少和多次翻修的原因,在可靠性上表现也不太好,但从来没出出过因为轴承失效的案例,主要是漏油。调查从两种构型的失效模式,机队表现数据,部件寿命拟合等方面对机队的情况,做了调查。

因以下可靠性调查类,机队数据涉及公司商密,请使用公司主管以上人员邮箱,向HNATJSTD@HNAIR.COM索取。

737机型大翼油箱溢油白皮书

737机型的航程特点,决定了飞机在加油时通常都是左右主油箱加至满位,而在加油过程中,左右主油箱主要依靠于自动关断。同时人工超控和对于满油值的理解,导致各种原因的大翼油箱溢油事件的发生,特对此类故障做一调查和分析。

因以下可靠性调查类,机队数据涉及公司商密,请使用公司主管以上人员邮箱,向HNATJSTD@HNAIR.COM索取。

[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