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案例。有飞机反映反推处于半开位,且解锁手柄与靶标贴合,无法作动解锁手柄。自检EAU有832、833、836信息,尝试复位EAU,无法完成复位。因解锁手柄无法作动,初步怀疑为上锁作动筒内液压锁定,而后完成飞机释压,断开上锁作动筒的液压管路,并将内部液压油放空,再次尝试作动解锁手柄未果,断开上锁作动筒的同步软轴,检查软轴无异常,连接处正常,未见磨损;将上锁作动筒与反推断开,人工收放反推,可正常收放。此时故障明确为上锁作动筒故障。更换上锁作动筒后,测试正常。特做相关总结。

历史案例。有飞机反映反推处于半开位,且解锁手柄与靶标贴合,无法作动解锁手柄。自检EAU有832、833、836信息,尝试复位EAU,无法完成复位。因解锁手柄无法作动,初步怀疑为上锁作动筒内液压锁定,而后完成飞机释压,断开上锁作动筒的液压管路,并将内部液压油放空,再次尝试作动解锁手柄未果,断开上锁作动筒的同步软轴,检查软轴无异常,连接处正常,未见磨损;将上锁作动筒与反推断开,人工收放反推,可正常收放。此时故障明确为上锁作动筒故障。更换上锁作动筒后,测试正常。特做相关总结。
对737反推作动器内部机械机构的作动原理做相关说明。
外部案例
有航司反左发启动手柄火警灯不规律闪亮。有时候五边放轮放襟翼15后开始段段续续闪亮,落地后熄灭,后续滑行都没亮;有时候起飞抬轮后开始闪亮,爬升至8900FT时熄灭;还有接地后闪亮了几秒就灭了,后面一直熄灭;还有落地滑行,左发启动手柄上火警灯持续闪亮,直到关车,期间主警告灯,火警灯灯均正常,处于熄灭状态。
检查发现左发启动手柄上红灯闪亮与右大翼白色频闪灯闪亮一致,关闭大翼白色频闪灯后,手柄上红灯熄灭,对比其他飞机,在打开防撞灯和频闪灯时左发起动手柄上红色灯会闪亮一下,但不持续.怀疑存在电源干扰。已更换启动手柄,怀疑频闪供电组件问题。未见过的故障,以做记录。
有航司反映遇到过相同问题,并在附件车间里做过各种模拟,如果供电组件不做好接地,示波器显示就会在电源输入端的正弦波顶上产生一个脉冲,大概30V左右。换了strobe灯一套后,故障确实得到排除。
2023年11月,有飞机反映电磁堵本体渗油,更换封圈无效,更换电磁堵后不漏。
从系统看磁堵位于回油路上,油压并不高。
对磁堵做了分解,可以看出电感部分一直深入到探头端部,中间填胶处理。拆解后发现胶体部分已经被滑油浸泡。
有外部航司反映过堵头丢失的情况,该堵头带封圈。且丢失后不会漏油。从实物检查看,堵头是被基座金属冲出的三个凹槽挡住的(金属形变),一般情况不会导致渗漏。
波音表示:
1,此堵头是用来密封填充了绝缘化合物的磁堵头部空腔的。
2,如果堵头长时间丢失并且(或)磁堵头部接触到影响其可靠性的液体,可能会对磁堵造成某些长期影响。
3,此堵头丢失没有运行上的限制。但是,可能会对系统造成长期的负面影响,所以应该在尽可能早的维修机会修复。
基于此,分析其制造工艺应该是杆体部分和磁感部分先用4颗螺钉安装紧固,再通过小孔注胶,最后封堵小孔,如果填胶有空隙,是有可能导致滑油的滴落,但这种不会造成崩溃性的渗漏。
2023年8月以来,有飞机连续反映后货舱门指示故障,通常表现在下降阶段出现后货舱门灯点亮。在更换传感器,线路隔离(跨线、跳线)后故障仍然存在。最终直接将线路跨过传感器,在飞行验证后故障不再出现。集中确认为门机构问题。
在模拟增压的过程中发现,在货仓里面,模拟增压状态猛向外推货舱门,手柄会往开的方向转一个比较大的幅度,前凸轮也会跟着往开的方向转动一个比较大的幅度。对比本机前货舱门和其他飞机前、后货舱门推货舱门凸轮都不会动。
对比在门关闭状态下锁槽和滚轮的贴合情况,发现尾部已经完全贴合的情况下,机头方向还有较大的间隙。
完成后货舱门铰链和止动钉的调节,完成后货仓门调节B区域为2.8MM,C区域为2.46MM,D区域为2.05MM,F区域为6.33MM,H区域为3.86MM,后货舱门前LATCH ROLLER和LATCH RECEIVER 间隙为4.5MM,后间隙为2.6MM,完成后货仓门所有STOP PIN 调节,核实S961电门伸出长度为21MM。在调节后,模拟增压推动,再也没有出现手柄和滚轮转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