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次 | 内容 |
---|---|
代码 | 790201 |
信息分类 | 趋势类 |
故障等级 | 5 |
事件分类 | 空停类故障 |
实现构型 | 全机队 |
关联信息 | ENG 1 LOW OIL |
信息复核 | 需要 |
复核方式 | 卫星电话或ACARS |
复核要点 | 需机组持续监控和反馈滑油量的情况, 一旦出现持续性下降,建议尽快找备降场降落。 |
报文解读 | 1,左发滑油消耗过快,可能存在渗漏。 2,EATON构型的EDP出现失效,将可能导致液压油进入滑油, 这将导致该侧的滑油量上升的情况,从而触发报警。 *该项目实现机上打印功能。 *当前报文提供在起飞时的滑油量,进行对比, 通过起飞和当前油量对比,可以较明晰的看出是否存在渗漏。 |
标准处置建议 | 1,对比起飞油量和当前油量,如左右差值较起飞时 增加了超过3夸脱,启动备降。 2,尽快与机组取得联系,明确滑油量是否存在持续性下降; (同时通过UP LINK软件索要滑油量数据,每3分钟1次。) 3,询问机组滑油量多的一边,是否发生了EATON构型EDP故障。 并记录双发滑油量。如有EDP失效,提醒机组按检查单关闭EDP。 (同时查询维修记录,是否在最近两天更换过EDP泵。) 4,如明确在短期内出现真实持续下降后, 按技术决策流程通知客户运控给出备降建议; 4.1当前案例均为起动机封严漏油所致; 4.2历史经验的起动机封严渗漏量为每分钟0.13夸脱左右; 4.3建议机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该发收慢车; 4.4可以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备降允许时间: 时间=(当前油量-2)/[(报文起飞油量-报文当前油量)/期间飞行时间] 4.5可以通过持续上传报文索取即时油量,对剩余时间进行修正。 5,如安装有EATON构型的泵,明确一发在短时间内 发动机滑油量出现连续的上升,建议收油门备降。 6,落地后及时检查外部渗漏点,重点需关注起动机及 各供油/回油管路。 7,极个别发动机起飞功率时滑油量下降较多,是由于回油能力下降所致, 巡航时恢复正常。更换滑油泵能部分改善。 |
机组操作 | 当出现滑油温度高或者滑油压力低的情况时, 机组执行关机程序。 |
信息通报 | 1,通报运控,联系机组确认是否存在持续性滑油量减少; 2,如确认为真实性油量减少,通报公司值班和机队经理做备降决策。 |
可能性后果 | 机组空中关发。 |
Blog
分类: 实时监控
R BLEED PRESSURE HIGH > 60 PSI
项次 | 内容 |
---|---|
代码 | 361111 |
信息分类 | 故障类 |
故障等级 | 3 |
事件分类 | 重要系统故障 |
实现构型 | 全机队 |
关联信息 | N/A |
信息复核 | 需要 |
复核方式 | 落地后询问机组 |
复核要点 | 1,机组是否观察到压力差,发生在什么阶段; 2,座舱爬升率是否存在波动。 |
报文解读 | 右发引气压力高。 |
标准处置建议 | 1,拆下吹气检查下游到PRSOV的信号管 (B腔软管,件号16135-81)是否存在漏气, 导致PRSOV偏开; 2,检查PRSOV是否存在卡滞。 |
机组操作 | N/A |
信息通报 | N/A |
可能性后果 | 过高导致部件损伤。 |
L BLEED PRESSURE HIGH > 60 PSI
项次 | 内容 |
---|---|
代码 | 361110 |
信息分类 | 故障类 |
故障等级 | 3 |
事件分类 | 重要系统故障 |
实现构型 | 全机队 |
关联信息 | N/A |
信息复核 | 需要 |
复核方式 | 落地后询问机组 |
复核要点 | 1,机组是否观察到压力差,发生在什么阶段; 2,座舱爬升率是否存在波动。 |
报文解读 | 左发引气压力高。 |
标准处置建议 | 1,拆下吹气检查下游到PRSOV的信号管 (B腔软管,件号16135-81)是否存在漏气, 导致PRSOV偏开; 2,检查PRSOV是否存在卡滞。 |
机组操作 | N/A |
信息通报 | N/A |
可能性后果 | 过高导致部件损伤。 |
R BLEED PRESSURE LOW (5TH)监控报文
项次 | 内容 |
---|---|
代码 | 361109 |
信息分类 | 趋势类 |
故障等级 | 2 |
事件分类 | 重要系统故障 |
实现构型 | 全机队 |
关联信息 | N/A |
信息复核 | 需要 |
复核方式 | 落地后电话询问 |
复核要点 | 1,机组是否观察到压力差,发生在什么阶段; 2,座舱爬升率是否存在波动。 |
报文解读 | 右发高功率状态下引气压力低。 |
标准处置建议 | 引气压力受飞行高度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由于 空气密度变化的原因,同时在收油门时出现的 转换拐点的变化。因此需结合气压高度和引气 温度来进行辅助判断。 1,通过气压高度、引气压力曲线和引气值来 确定是否满足要求; 2,当引气温度高于450,建议重点检查预冷器 控制活门和390的情况; 3,当引气温度低于450的时候,建议重点检查 信号管、PRASOV和BAR。在31000以上高度, 70以下功率时,有可能已经进入高压级供气状态, 还需要检查高压级供气部分。 |
机组操作 | N/A |
信息通报 | N/A |
可能性后果 | 组件带不动,导致座舱升降率高。 |
L BLEED PRESSURE LOW (5TH)监控报文
项次 | 内容 |
---|---|
代码 | 361108 |
信息分类 | 趋势类 |
故障等级 | 2 |
事件分类 | 重要系统故障 |
实现构型 | 全机队 |
关联信息 | N/A |
信息复核 | 需要 |
复核方式 | 落地后电话询问 |
复核要点 | 1,机组是否观察到压力差,发生在什么阶段; 2,座舱爬升率是否存在波动。 |
报文解读 | 左发高功率状态下引气压力低。 |
标准处置建议 | 引气压力受飞行高度的影响较大,主要是由于 空气密度变化的原因,同时在收油门时出现的 转换拐点的变化。因此需结合气压高度和引气 温度来进行辅助判断。 1,通过气压高度、引气压力曲线和引气值来 确定是否满足要求; 2,当引气温度高于450,建议重点检查预冷器 控制活门和390的情况; 3,当引气温度低于450的时候,建议重点检查 信号管、PRASOV和BAR。在31000以上高度, 70以下功率时,有可能已经进入高压级供气状态, 还需要检查高压级供气部分。 |
机组操作 | N/A |
信息通报 | N/A |
可能性后果 | 组件带不动,导致座舱升降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