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型整流罩前锥定支架内衬套磨损

737NG-FTE-27-X5303

2021年9月有飞机反映发现3号,4号船型整流罩前锥轻微松动,检查前锥固定支架内衬套磨损变形,导致前锥松动。从构型看,该衬套为橡胶材料,内嵌一个金属的铜制套管。

件号为SY10670,英文名ELASTOMERIC BUSHING, 弹性衬套。从安装步骤而言,前锥安装好后,依据后锥间隙的要求进行调整,最后封胶保障气动外形。弹性衬套长期受压,从而失去弹性,封胶出现老化脱落后,在气动力的作用下,就会产生晃动的情况。

我司的NRC数据显示,为在执行以下注油润滑时识别和发现。

后查询FIX有航司在2009提出遇到了相同的类似问题,该航司衬套的使用量为2007=7、2008=9和2009=7(迄今为止)。这些衬套由发现磨损的弹性材料制成。该航司认为该缺陷将使整流罩的前缘“下垂”到气流中,类似于勺子般产生大量阻力。同时怀疑会造成机身振动和噪音。并产生额外的阻力和湍流,造成的整流罩“bucketing”。有两家航司跟帖,表示机队发生过类似的问题。波音未做回应。

SR 4-5205798907和波音的讨论中

A1。波音公司仅收到其他运营商的几份报告,这些运营商也有类似的损坏。

A2。衬套是磨损件,应定期更换。根据机队经验,航司可自行调整检查间隔,以便在整流罩松动之前发现衬套可能损坏。

A3。当前MPD项目57-200-01、57-200-02、57-210-01、57-210-02、57-230-01和57-230-02,每18000 FC对前向配件组件进行一般目视检查。

A4。波音公司认为,松动的整流罩可能会影响飞机的空气动力学性能。主要关注的是襟翼支撑整流罩中的间隙或泄漏路径的打开,这可能会通过增加阻力对气动性能和/或燃油燃烧产生影响。如果存在需要评估空气冲击的特定条件,波音公司将需要测量整流罩和机翼下表面之间因衬套磨损而产生的任何非生产间隙、缺气等。如果需要明确对减载或定性值的形式对阻力增加进行定量估计(即,可忽略或不显著的影响),请向波音公司提供间隙的宽度和长度。

A5。主体衬套没有允许的损坏限制。如果衬套孔超出生产公差(0.3125-0.3130英寸直径),则应予以更换。根据损坏的严重程度,可根据具体情况批准收入航班。

A6. 2012年7月,737NG-FTE-27-X5303的状态从“讨论”更改为“完成-未解决”。此修复项目可能已关闭,因为找不到任何好的解决方案。该设计可能需要一个弹性衬套,以允许整流罩在飞行期间随着机翼和襟翼支架的弯曲而移动。如果使用实心金属衬套,支架可能会因疲劳而过载并过早失效。S113N106规范控制图中指出,外套筒和内套筒从7075-T73棒材更改为CRES和铍铜或铝青铜,这可能是为了减少磨损问题而进行的设计改进。

右大翼5号缝翼内侧边角翘起

自有案例

运行中发现,右大翼5号缝翼内侧边角有翘起,检查翘起部分在收放过程中均与周围结构无干涉,完成整形。

进一步检查缝翼结构部件无丢失,运动收放无卡滞、无干涉、无倾斜现象,侧边封严完好,地面收放正常,同时安排跟机观察收放正常。

从损伤形式及轨迹分析,5号缝翼左侧后边角向上翘起,同时在放出后,可看到大翼固定结构侧底部有摩擦痕迹,推断图示5号缝翼放出后,可能有外来物(绿色位置)在缝翼回收运动中阻挡,同时由于挤压后退,与侧边摩擦挤压,导致边角被挤压翘起,最终完全收上后,外来物被挤走。同时外来物无其他残留痕迹,来源和形式无法明确)

MEL 27-04前缘襟缝翼指示故障放行的要点

来源于网络平台文章

文中指出,MEL 27-04-02-03放行中,抖杆马达测试作为其中的一个M项,什么情况下认为抖杆器工作正常。该航司经过验证,当指示失效时,抖杆可以工作2秒。该司经与波音沟通,波音确认只有抖杆器工作5秒以上,方为正常情况。并已修改AMM手册。

液压油渗漏提升方案

SE-27-21-35509

有航司航前检查发现主轮舱内P/N 272A4453-76的液压管有个小孔漏油,原因与刀型封严保持座出现干涉,更换管路行,在事件被发现前没有异常的液压油勤务。也就是此类渗漏较难提前发现。

该航司为缓解液压油渗漏导致的延误取消事件,开展了液压系统渗漏检查和力矩检查工作,分析显示,对于老龄飞机的液压油渗漏事件有逐步增长的下降趋势,过去两年共142起,TOP问题有接头/管路松动(8),B螺帽裂纹(21),O型封圈(4),泵(28),其它(85),疫情停场后没有出现重大问题。

[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