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特殊的主起落架漏油

2021年12月,国内有航司反映主起落架出现缓慢漏油的情况。在更换主起内筒封圈时发现液压油中有碎屑,咨询波音根据建议检查两个附件:

1、BEARING-LWR PN: 161A1158-1(IPC item 130) 检查正常。

2、RING-PISTON ORF SPRT PN: 161A1160-1(IPC item 740) 该环上边缘有卷边,详细见下图: 

后续波音回复,固定环为消耗品,尺寸超限需更换,由于拆装需专用工具,无件申请厂家支援。

目前机队未发生过此类失效模式,也无订料和发料记录。从周边部件看,怀疑是初始安装问题,油针在上下移动中,部件接触所发生的。

前起落架内筒变色

2021年12月有飞机反映前起落架内筒有变色的痕迹,宽15mm,长18.4mm。

就此和波音做了沟通,相关信息如下:

关于颜色是从何而来,厂家表示内筒表面镀铬层的颜色变化看起来与下部轴承P/N:162A1526-1内使用的DU衬套材料一致,可能是DU衬里材料内筒镀铬表面上形成污迹外观,在这些高度抛光的镀铬表面上辨别颜色还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们具有反射性,能够从周围区域折射颜色。转移的DU材料加剧了这一问题,会改变颜色和反射率。这一解释,波音是加在了 AMM Pageblock 32-00-10/701 ‘Landing Gear Inner Cylinder Chrome – Cleaning/Painting’中。
Paragraph 2.F.(1) states the following: “On the shock strut inner cylinder chrome, you may find dark smear marks that have a small amount of texture and are difficult to remove. These smear marks are created by oxidation of the self lubricating material that is deposited on the chrome by the shock strut bearings. These smear marks are considered acceptable.”

轴承色设计相关信息在777-SL-32-012和767-SL-32-086中有说明,737使用了同样的技术。

对于起落架的持续使用,波音认为是没有问题的,同时建议在每波音公司建议在3-6个月内进行一般目视检查,以确保没有扩大的迹象,主要关注镀铬层没有被伤及金属基体。

冻雨天气的危害

2021年11月,北方强冷天气,导致温度突变,多地发生冻雨天气。在就对产生了诸多影响。

1,双组件依次跳开。

实时监控TNA-SYX阶段触发LEFT PACK TRIP OFF/RIGHT PACK TRIP OFF左右组件跳开报文,没有其他报文;济南飞三亚起飞离地后,起飞爬升过程中,压力高度16000ft,实时监控有右组件跳开信息,随后有左组件跳开信息,机组按检查单操作,按压TRIP RESET后左组件恢复,右组件灯仍亮,后续再次复位后左右组件工作正常,全程左右发引气压力正常,增压正常,没有压耳感,经会商后机组保持7500米高度继续执行航班。飞机正常落地,地面检查空调和增压系统无故障信息,冲压系统均作动正常,排气简写正常,空调性能无异常。

从故障表现分析,应为在初始起飞机阶段左右冲压进口折流门存在结冰的情况,导致起飞后折流门不能完全收回,影响了进气。由于冲压进气门,在防冰除雪中为避开的区域,所以不能有效去冰,需在绕机检查时有意识的进行。

2,后缘襟翼下襟翼连杆、螺栓、支架拉脱

当日有多家飞机在经历冻雨天气后,下襟翼连杆被拉脱,此前已有相关维护和机组提示。从风险看如是在离地前拉脱,将可能导致需使用副翼和方向舵配平。

3,前轮转弯钢索结冰,导致飞机在跑道上无法转弯。

4,下表面结冰

前起落架收放作动筒支架和接头干涉

SR 4-5280079999自有案例

2021年11月,有飞机反映前起落架接收放作动筒支架处密封胶有损伤长45mm,宽10mm,深9.63mm,AMM中无相关标准,在最初的通报中,厂家认为存在干涉,只同意偏离5个循环,需完成顶前起顶升测试核实是否存在干涉。经过进一步的检查,比较明确,支架金属本体部分和接头本体部分,并无损伤,仅为胶的磨损,扩大对机队的抽样看,基本上都多少有一些,只是程度不同。因而就间隙标准,可调余量,损伤风险和波音做了进一步的沟通。波音表示

1,波音没有收到类似的报告。因而尚未建立损伤容限。(可能别的公司就不认为是个问题)

2,我们提出SPACE(P/N:141A9191-159)和ELBOW(P/N:AP1042T0606)的安装是刚性连接,难以调整,波音表示认可。

3,SPACE(P/N:141A9191-159)和ELBOW(P/N:AP1042T0606)之间没有可测量的间隙值。根据NLG收回期间的运动过程,由于NLG缩回致动器延伸并旋转会离开垫片,使该间隙增大。

4,该处的涂胶,在施工中并没有厚度标准。

5,最终波音认为这种损坏不是由于垫片和弯头之间的接触造成的。因此,此时不需要NLG收放测试。按照维护说明维修垫片,并报告定期检查期间发现的任何异常情况。

前起落架内筒导致的驾驶舱异响

自有案例–SR 4-5235473060

2021年9月,有飞机反映滑行期间,地速15节左右,机组反馈前轮区域有类似咯噔咯噔规律的响声,类似压到异物的声音,主观察员座椅底下感知明显,感觉有轻微上下颠簸感,实际没看到飞机有上下晃动。检查轮胎磨损情况、胎压无异常,检查防扭臂等位置无磨损,执行前起落架全勤务后故障依旧,更换内筒动静封严后正常,更换的封严未识别到磨损等异常情况。但在完成更换后故障未在出现。就此和波音做了相关的沟通。

波音表示在地面滑行期间偶尔会收到来自NLG区域的噪音报告。这些噪音的原因有时很难确定。有报告称,爆震声/撞击声可能是由于减震支柱维修不当造成的,研磨型噪音可能是由于机轮轴承润滑不当(干燥)造成的。有时,噪音伴随着飞机振动的报告。

波音给出的可能性包括:起落架舱门和推杆、转弯轴套、防扭臂、滑行灯安装等等。

[ Back To To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