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案例,机队有发现2号船型整流罩内 SLEEVE脱落,为挡油环,分析为受加油的油压损坏。对安全无影响。
Blog
分类: -27章
右大翼5号缝翼内侧边角翘起
自有案例
运行中发现,右大翼5号缝翼内侧边角有翘起,检查翘起部分在收放过程中均与周围结构无干涉,完成整形。

进一步检查缝翼结构部件无丢失,运动收放无卡滞、无干涉、无倾斜现象,侧边封严完好,地面收放正常,同时安排跟机观察收放正常。

从损伤形式及轨迹分析,5号缝翼左侧后边角向上翘起,同时在放出后,可看到大翼固定结构侧底部有摩擦痕迹,推断图示5号缝翼放出后,可能有外来物(绿色位置)在缝翼回收运动中阻挡,同时由于挤压后退,与侧边摩擦挤压,导致边角被挤压翘起,最终完全收上后,外来物被挤走。同时外来物无其他残留痕迹,来源和形式无法明确)

MEL 27-04前缘襟缝翼指示故障放行的要点
来源于网络平台文章
文中指出,MEL 27-04-02-03放行中,抖杆马达测试作为其中的一个M项,什么情况下认为抖杆器工作正常。该航司经过验证,当指示失效时,抖杆可以工作2秒。该司经与波音沟通,波音确认只有抖杆器工作5秒以上,方为正常情况。并已修改AMM手册。
液压油渗漏提升方案
SE-27-21-35509
有航司航前检查发现主轮舱内P/N 272A4453-76的液压管有个小孔漏油,原因与刀型封严保持座出现干涉,更换管路行,在事件被发现前没有异常的液压油勤务。也就是此类渗漏较难提前发现。
该航司为缓解液压油渗漏导致的延误取消事件,开展了液压系统渗漏检查和力矩检查工作,分析显示,对于老龄飞机的液压油渗漏事件有逐步增长的下降趋势,过去两年共142起,TOP问题有接头/管路松动(8),B螺帽裂纹(21),O型封圈(4),泵(28),其它(85),疫情停场后没有出现重大问题。

驾驶杆操作力轻
自有案例,走了弯路。
在询问时,注意问清楚是驾驶盘左右操作力还是驾驶杆俯仰拉力,在副翼和升降舵均感觉定中机构均有定中弹簧,提供力反馈。这两个弹簧断裂的案例都极少。在自动驾驶时,由于机组不操作,没有感觉。通常在近进脱开自动驾驶后,由于此时速度小高度低,对机组的操作是存在相当的影响的,需及时排除。
